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活動側記]環境與能源講座_萬里水力發電廠

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和「烏頭翁社X夜未眠沙龍」規劃、「教師會哲學星期五/哲學非星期五志工團」、「台灣原夢瑪巴琉協會」合辦的環境與能源系列講座,於五月28日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東部辦公室黃斐悅研究員於教師會湖畔聚樂部談萬里溪水和發電廠對環境及花東居民的影響。

講座一開始,黃斐悅讓在座者猜猜花東地區用水量以及來源,開始了參與者對此議題的身互動。花東面積占全台三分之一,人口數不到台灣2%,然而用電量卻不到全台的2%,也因此當公部門以東部地區自給電量不足為由,提出需要再興建電廠時,非常值得思考。

黃斐悅透過與現場直接提問的互動,引領聽眾思考

台灣水力發電量僅占5%,水力發電的優勢是循環再生、用之不竭,然而缺點是對河川生態的破壞,例如立霧溪因河川斷流生態受影響,從河變湖泊,整體生態的不可逆改變就是前車之鑑。而東部地質脆弱地震頻仍,興建水壩的水力發電方式不僅影響水土保持,水壩淤積後除了發電量會下降,更有潰壩危險。黃斐悅直接指出,很多人認為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但以現在這種破壞溪流的發電方式, 不能叫再生能源。再者,不僅只是電廠運作後的問題,在興建電廠過程中,施工廢土運送造成的道路破壞,也造成環境破碎。由於施工便道是臨時道路,法規規範較少 ,造成施工便道的興建並無全盤考量,對環境的影響有時甚至比有法規規範的建築主體還大。

此次講座有許多部落年輕人參與聆聽,而太魯閣族明利部落的族人也提出在反對電廠開發時的衝突,因為部分族人也期待可以透過開發換取回饋金、並透過開發和觀光帶來工作機會、或甚至相信台電可以代為維修道路、當地人可以留在部落生活等。來自蘭嶼的反核運動者滿棒則以達悟族為例,提到過去的環境抗爭運動時,對於回饋金的期待也曾有不同的聲音,但最後族群的集體意識集結起來,是因為看到環境破壞跟災難已經產生,而且那些「保證」幾乎都是騙人的,因此從相互對立到一致的立場,其實是條漫長的路。黃斐悅以蘇花高的抗爭看似兩元對立,但其實訴求是一樣的,只是語言使用的不同,有機者藉此製造看似環保與經濟價值的對立。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境運動者所主張的並不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對立,而是生存環境的基本需求。當鳥和樹在一個地區無法生存時,人又將如何生存? 黃斐悅提及地球公民基金會創辦人李根政老師再曾提過,專業的環境破壞者(國家)需要由專業的環保團體來對抗,所以地球公民基金會所做的持續監督政策,即是一個開端,也希望有更多的支持。

在場的人回應熱烈,許多關心在地議題的老師們如人社院黃宣衛院長、藝創系王昱心老師、族文系李宜澤、謝若蘭老師等也在場參與,會後表示高等教育原本就應該對於公民參與的投入和公民意識的集結有所助益,這些校園內自發性講座將會是東華參與在地社會關懷的重要根基,也希望能透過平台的活動舉辦,讓公民意識之核心價值能提昇!
部落青年也提出族人對開發的期待和環保與公益的概念衝突時,如何持續對話考驗著智慧和資訊的透明公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